星期三, 6月 29, 2005

密碼,潛在的詮釋可能

許多人寫過《達文西密碼》(The Da Vinci Code)一書,但我還是想寫一點感想,因為,暑假後,我會建議文化研究的學生讀一下。

其 實,這本書不是甚麼文學鉅著,雖然它真的很賣得,但論小說技巧,思想的高度,當然及不上許多小說,例如Umberto Eco的《玫瑰的名字》,小說手法以及對各種意念的思考,都要超過這本賣個滿堂紅的書,特別是故事的敘事結構,根本就是荷里活式的亡命鴛鴦追逐故事,結尾 還要安排男女主角墮入愛河,擁吻。

但是,此書以歷險故事的方式,重新展現了(或杜撰了)基督教的歷史,這本身便是很有趣,例如羅馬帝國的 羅馬天主教會(Roman Catholic Church),如何把不合符及有害統治者需要的福音書剷除,使抹大拉(Magdalene)消失在教會之中,也使備受爭議的耶穌神聖性的問題及不確定 性,一一清除掉。

這很合乎威廉斯(Raymond Williams)所說的文化定義,他說,文化可分成三個層次,生活的(lived)的,紀錄下來的,以及經過篩選(selection)的。

基督教作為文化,也是從生活的,化成紀錄的,再變成篩選的傳統。

更有趣的是,羅馬天主教其實融合了不少古羅馬的其他宗教,例如聖誕節,其實是羅馬拜太陽教的「太陽誕生」,復活節其實是春天的女神Easter的節日;因此,就連早期基督教也是這般混雜,後來的新教(香港稱為「基督教」)更是如此。

其 實,這對信仰沒有必然的挑戰,更談不上顛覆,只是不少教徒都護教心切,更把自己的信仰安放在本真的傳統(authentic authority)之上,似乎今天信的,應該是由盤古初開便是如此,代表著真理,卻忘記了,教會也好,聖經也好,都是文化產物,跟你心目中的耶和華其實 不必然一致,知道基督教的歷史與傳統,其實是讓人信得更開放,更實在。

可是,許多教徒都不愛如此知性對待自己的宗教,好像知性會妨礙信 仰,有些更抱著反智的態度,例如,我有一位學生是基督徒,她問我澳門有甚麼地方可去,她要 跟一群教會兄弟姊妹去玩,我叫他們去看一下教堂,了解一下跟自己信仰有關的文化及歷史,她竟然嗤之以鼻,她說:「我地唔鍾意呢野!」

天主 教也好,新教也好,都有許多對傳統的重新詮釋,只是新的或顛覆的詮釋,總會受到權威的支配,據小說所講,達文西是其中一位詮釋者,他的畫以基督教為主 題,卻從中流露出他自己的異端詮釋,《最後的晚餐》中的神秘使徒抹大拉,以及她與耶穌形成的聖杯符號,都是最佳例子(雖然未必有確鑿的證據)。

基督教的異端作為異端,而不是別教(例如佛教或道教),正是它與正統分享著同一個可詮釋的傳統,所謂密碼,其實不是甚麼秘密,而是傳統中潛在隱藏的詮釋可能。

現在流行創意,其實不如談詮釋演繹,沒有人可以獨立於歷史傳統以外,對傳統的(批判)認識與重新演繹及挪用,才是關鍵,Dan Brown算做得不錯,他對傳統的重新演繹與挪用,為他賺到不少金錢,這是絕對是成功。

星期日, 6月 26, 2005

校友會=董事會?

影像011「這個世界有些場合,不是誰也可以進入,例如董事會,難道一般員工可以參加嗎?」中大評議會某位姓葉的校友說,四月三十日當天,不讓同學進場參與討論中大教學語言政策,是非常合理的。

又是「董事會」!?這個說法已不是第一次聽過,究竟評議會是否董事會?董事會的董事之間不是平等,要看誰的佔股量較多,難道校友之間也是這樣?中大校友評議會就是一個董事會?

六月廿五日,中大評議會會員大會,看著某些校友手上拿著幾十張選票,我才明白甚麼是董事,校友評議會選主席及委員,容許委托投票,而且,每一名委托人最多可以有五十張選票,也許,這些選票便是股份。

甚麼人才可以擁有最多的「股份」?

以 我自己的經驗,我絕對沒有資格拿到許多「股份」,因為,我面皮太薄,不好意思叫人家把投票權委托給我,我這次受了四個人委托,全部都是他們自願委托給我 的;據說,不少拿著幾十張委托票的人,通常是老闆,第一屆選舉時,便有傳聞中環辦公室的傳真機忙個不停,在老闆的指示下,大家都把自己神聖一票委托給某些 人。

當然,這群老一輩的校友關係緊密,也是事實,所以,當天即使論出席人數,九十年代畢業的,絕對比不上七十年代的!但這種關係的緊密程 度,也是驚人的,中大 評議會成立有十年多了,但是,評議會內的委員變動不多,今年成功選上的李金鐘委員,是第一屆的主席,今年的主席殷巧兒,由第一屆開始,便是委員。

中 大畢業生,共有七萬多人,他們不少人佔據著商界及其他界別的重要職位,如果每位校友都像那位姓葉的校友那樣,愛用董事會來理解這個世界,愛把人與人之間 的關係,都視為股東關係,恐怕香港真的會變成股東社會(shareholder society),甚麼平等權利及溝通,都是變作廢話。

圖片說明:這次周年會員大會,讓學生列席及發言,實在是萬幸,圖中是學生會會長黃漢邦。

熱鬧的人民廣播電台

101-0188_IMG六月二十日,香港人民廣播電台在銅鑼灣的錄音室;八時十五分,遲到了十五分鐘,氣未喘定,但要開咪,節目叫《民陣有野講》,但是,我也不知道要講甚麼,我始終不是吃這行飯。

討論的話題是民陣七一遊行,兼論同志行頭問題;坦白說,準備不足兼心不焉,我對人民台的氣氛環境更有興趣。

在大概三百呎的房間內,除了做節目的Verdy、胡露茜、莊耀洸,當技術人員的阿牛異常專注及專業,管著幾台電腦,及各位的收音效果;台長王覺岸出出入入,旁邊還有民間記者的阿野,及一些大概等待做下一個節目的人,簡單兩個字,熱鬧。

我也忘記了自己說了甚麼,因為之後的節目《聽Live》更精彩,四位主持,以阿牛最搶耳搶眼,他轉換身份,上身成為名嘴,狂爆粗口,罵盡漠視性工作者人權的尖沙咀差館,以及近日惹火的蔡志森先生(暱稱「森森」),有聽眾勸眾主持少爆粗,幾位人兄好少理。

阿牛開腔,甄子程、Jonathan大部份時間幾近陪坐,陳景輝似乎找不到空位插嘴,敗下陣來,Verdy頂上,Bobo見幾位猛男玩得開心,也加入戰團,人民台的重要支持者蕭若元在旁邊笑不攏嘴,有時還忍不住插嘴。

自由組合,風格自定,十足民間,可以說是人民台的特色。

台長阿岸說:「現在每晚三小時現場節目,大家都熱情投入,而且都不是中央統籌,外判出去,不少人玩得過癮,你不讓他開咪他也不肯。」

現在節目主持身份背景混雜,有何秀蘭、長毛、梁耀忠等政治人物,也有民陣等民間組織;台長阿岸最大的希望是戰線繼續擴大,各人搞一些有特色的節目,最好是更多搞更多網上電台,百花齊放,百家爭鳴;據說,現在每個節目都有大概幾百至幾千聽眾,漸成氣候。

香港表面自由,實則壟斷,民間媒體空間有待開拓,人民台肯定是帶頭人。

星期五, 6月 24, 2005

記性

突然想起一件有點好笑的事:

我說:「我們都老了,記性也差了。」

A說:「但是,我有某一類事情特別好記性。」

我問:「那是甚麼?」

A說:「噢!我忘記了。」

星期三, 6月 22, 2005

這叫做「平衡報導」?

老師以前教我們要「平衡報導」,不能使新聞故事受某一觀點主宰,要容納不同觀點角度。

但最近才發現,原來「平衡報導」可以另有用途的。

六月二十日的《明報》頭版的標題是:「李嘉誠助港躋身世界醫學網」,為甚麼會殺出這則新聞?我想,編輯是用心良苦的,是為了「平衡」那些反對港大醫學院冠以李先生名字的校友,因為兩則新聞是並列在那個大標題之下。

再細心一看,這個標題的故事完全是李嘉誠基金會的繕稿,有李嘉誠的大相,而內容大概是由基金會董事周凱旋提供,全則新聞幾乎每一段都以「她」作開始。

「她指出,基金會早前捐10億元給港大,... ...」

「她透露,基金會稍後會再捐出約2500萬加元(約1.6億港元)給加拿大一所著名大學... ...」

「她表示,李嘉誠捐款的目的,... ...」

「她說,李嘉誠深愛香港,... ...」

「她指出,李嘉誠認為這是『串連』本地與外地頂尖大學的最好方法... ...」

「她又透露,李嘉誠認為透過提升香港的醫療科研水平... ...」

一個由「她」、「他」主宰的敘事。

正所謂,「平衡報導」中的不平衡,或不平衡中的「平衡」,誠哥,有權力平衡不切對他不利的報導。

照片來源:avierherrero

星期一, 6月 20, 2005

為何陰澳沒有迎接迪士尼﹖

影像015節錄:


... ...「欣 澳」位處陰澳,不少郊遊人士應該不陌生。那兒靠海,有一排又一排浸在水裏的木頭,風景不錯,但是有了直通迪士尼的鐵路後,為何新站名不乾脆稱為 「陰澳」﹖只要看一下「欣澳」的英文名字──「Sunny Bay」,便可知道答案,因為「陰」字不符迪士尼的陽光氣息,結果,反其道而行,取了一個很「陽光」的名字。

這讓我想起殖民者、帝國主義者,總愛為人家改名字,哥倫布因為誤認美洲土著為印度人,所以他們被稱為「印第安」,這早已是笑話﹔香港作為前殖民地,不少地方的原名已改,由殖民者重新命名,例如官涌成為「佐敦」。

把 迪士尼扯上帝國主義,並不僅是筆者的胡思亂想,70年代有一本風行美洲的書,名為《如何閱讀唐老鴨﹕迪士尼漫畫中的帝國主義意識形態》,1971 年出版,兩位作者是智利人,分別是文學批評家多夫文(Ariel Dorfman)及社會學家馬迪拿(Armand Mattelart),他們批評迪士尼的漫畫教導小孩,用帝國主義眼光看世界(特別是第三世界)。... ...

《明報》6月20日

閱讀全文

星期五, 6月 10, 2005

《不死狗》與民族主義

「辱華」不證自明

在《信報》(6月10日)上看到何思穎的影評,他沒有看過《不死狗》,卻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「影評」,這算不算影評?這是否合乎一位影評人的專業守則?這留待大家來評說,我倒很有趣想討論一下他的理由。

何思穎說,不看的原因是因為該片「辱華」,其實他去年也用同一理由,寫了一篇不知算不算是影評的文章,題為<替成龍惋惜>,關於成龍的《80日環遊世界》,他也沒有看過該齣戲,他覺得,如果去看了,就等於中了計。

有 趣的是,在香港以至中國大陸,我沒有聽到任何人質疑這種立場,試換另一個例子,不少婦女團體也批評及抗議過某些電視廣告侮辱女性,如果抗議人群裡有人 說:我沒有看過那些廣告,人家說是侮辱女性,我當然不看,看了不就中了廣告商的計!如果有這樣的抗議人士,我肯定,一定會遭人批評無事生非。

但為甚麼「辱華」竟可以成為不證自明的東西?那個「被辱」的民族尊嚴,何以會如此敏感?以至沒有看過的人也能身同感受?

「不死狗」:是狗還是虎?

《不死狗》英文名為"Danny the dog",在國內叫「猛虎出籠」,片中的李連杰是「狗」?還是「虎」?

畜養Danny的大耳窿,當然視他為「狗」,但李連杰在片中,卻像「猛虎」;在網上我看到在網民說,如果說此片是辱華,那麼他在片中打敗所有西洋白人,而且敗得相當狼狽,那又是辱洋?

其實,只要願意克服「被辱」的心結,看一下該片,便會發現電影不能以貶抑還是讚揚華人來理解,如果有學生這樣討論該片,我大概不會給予他/她很高的分數。

Danny 在片中其實是代表了西方人迷戀但又恐懼的「東方」力量,又神秘,非理性,又威力無窮,在不同的(西方)引導下,他會變好,或變壞,當然,編劇盧 比桑還是頗客氣的,至少Danny的本性是善良的,也是有文化的(懂得欣賞鋼琴),不過所謂善良與文化,也是根據西方標準衡量的。

Danny具有狗的從屬地位,但也具有虎的潛在力量。

我無意細緻分析電影,其實此片的故事結構及拍攝手法,並不複雜,也基本上具備荷里活動作電影的公式,獨特性並不是很高,但要批評此片,也不應止於太簡化的民族主義原則。

話說回來,我覺得,新時代的民族主義者如何閱讀/不閱讀此電影,可能是更值得深思,他們的反應,其實讓我窺見一些民族主義邏輯,而這種邏輯,又讓我們不願意正視新的、易變的西方中心論。

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寫得不錯,或這個網站辦得不錯,請捐款支持我們吧!

Creative Commons License

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

靖國神社捉原住民上神檯?

在網上得知,日本靖國神社上,供奉了台灣原住民,他們被稱為「高砂義勇隊」。

台灣原住民三年來已多次要求除名,他們說,所謂「義勇隊」,其實是二次大戰期間,日本殖民政府的理蕃府,強行徵用原住民送上前線送死的,其實是砲灰!他們不是自願為「日本國」犧牲,原住民更根本不信日本人的神道教!

日本在台灣的殖民政府,視原住民為「生蕃」,是次一級的人,但當戰爭有需要時,便視他們為愛「國」者;據說,當年還舉行神道儀式,歷史荒謬的一幕。

更離譜的是,靖國神社管理者拒絕「除名」,原因是:他們已成為天上的神。

無言以對,請到右邊的radio blog,聽泰雅語的國際歌(Internationale (Tai Ya version))。

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寫得不錯,或這個網站辦得不錯,請捐款支持我們吧!

Creative Commons License

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

星期四, 6月 09, 2005

天下大定

葉綠體的Blog裡,看到2005年全國高考作文題點評:

::::北京卷::::

以“说‘安’”为题材,“安”字含有“安定”、“安全”、“安宁”、“安逸”以及“安于”……等意思,自行选定角度写议论文。
以《安》为题,写一篇议论文,字数:不少于800。

果然是北京卷",「安」是北京的最終關懷。

一位教心理學的教授,用過一個例子說明甚麼是「精神分裂」(schizophrenia),當你無法分辨出食物,與跟食物有關的「菜單」(menu)之間有甚麼分別,手段與目的混淆時,恭喜你,你便是「精神分裂」。

坦白說,「精神分裂」者還不少呢!

北京大講特講"安定",找些愛談"穩定"的人當官,當官的都要談"安定",所有東西及人選預計好,不會亂,不會unpredictable,那便是"安定",儘管那會惹人非議,不怎麼安定,還是要堅持。

所以,最後是18個月的曾蔭權。

星期日, 6月 05, 2005

沒有煙抽的日子

六月五日早上十時起床,發現手機上一個沒有接的電話,打過去,才發現原來又是那位不速之客。

她是一位台灣女人,我曾經碰過一兩次面,她精神有點錯亂,有點妄想症,經常覺得自己可以幹一番大事,她愛纏著夏鑄九,在台灣已把台大城鄉所諸公都搞瘋了,沒有人知道她的來歷,她卻到處跟人說是城鄉所的學生,幸好,我在台灣時,沒有跟她打過甚麼交道。

她 這次來港,她本來沒有我的電話號碼,因為我們連話也說不過兩句,不幸的是,我一位朋友不小心把的電話號告訴了她,結果,她偶爾便打電話來跟我談大計;她 的妄想症開始全球化了,說要當胡錦濤的智囊;為甚麼她來港?她說,曾蔭權要當特首了,也許她也可以幫點忙,她不願回台灣,說陳水扁要迫害她。

福柯好像說過,要聆聽被視為「瘋人」的非理性聲音,我身體力行,聽過她不少瘋言瘋語,我卻發現,瘋語之中還是有點道理。

她昨夜去了維園,參加六四晚會,她很生氣地告訴我:香港人沒有希望(我早知了),你看!又說甚麼風雨不改,堅持到底,下這麼一陣雨,許多人便匆忙走避了,香港已「丟」了一半了。然後,她有點失落地告訴我,在香港是沒有甚麼作為了。

你說她說得對不對?我說:我基本上同意(同意一位瘋子的說話,我大概也瘋了),所以你不如回台灣好了;然後,她又再重複說,她不能回去,陳水扁會迫害她;我說:好吧,你自己想想,我還在忙,有空再聊,我只好掛上電話。

後來,我還記起她告訴過我,她跟王丹有特殊關係,說王丹怎樣怎樣,好像真的跟他很熟,是真是假,我也不大清楚。不過,早陣子有人傳王丹是同性戀者(我突然因此對他多一份敬意),不知她會否氣憤得發瘋了?

我突然記起,王丹的一首作品:

没有烟抽的日子 没有烟抽的日子
我总不在你身旁
而我的心里一直
以你为我的唯一的
唯一的一份希望
天黑了 路无法延续到黎明
我的思念一条条铺在
那个灰色小镇的街头
你们似乎不太喜欢没有蓝色的鸽子飞翔 啊

手里没有烟那就划一根火柴吧
去抽你的无奈
去抽那永远无法再来的一耧雨丝 喔~

在你想起了我后
又没有抽烟的日子 喔~~

許多人也唱過這首歌(已逝世的張雨生作曲),六月五日這個寂靜得可怕的香港,大概很適合哼這首歌,昨夜梅艷芳唱的《血染的風采》悲壯,但還是《沒有煙抽的日子》來得貼近心情。

在網上找到張惠妹的版本,還可以吧!
(太笨了,還不懂搞個radio blog播出來!)

星期三, 6月 01, 2005

一次很大的挑戰

影像003早上六時十五分起床,睡眼惺忪刷牙洗臉換衫著鞋落街搭車轉車又再搭車,到達黃大仙基協中學。

沒想過,會是在一個基督教禮堂舉行,突然喚起咸豐年前自己唸中學的日子,一排排嚴肅呆板的長椅,高高的天花,學生一式一樣的校服,連空氣的味道也是那麼熟悉。

禮堂比以前先進,有電腦及投影機,但不能上網,然而,我今天要跟幾百人講網上媒體,這都是事前已知道的困難;到達之後才發現,今天因為是「無冷氣日」,所以禮堂只開窗不開冷氣,每人身上散發著原始的汗水與汗味,聽我這個天外來客,講網上媒體,對誰都是一大挑戰!

學生比我想像中害羞,不少垂下頭,我帶來作禮物的襟章似乎沒有甚麼吸引力,很辛苦才找到幾位同學說兩句,真的是兩句,比icq或sms裡的訊息還要短。

實在太不了解香港中學生,我提到"Blog",似乎沒有人知道是甚麼,還好,我事前已經知道,香港學生愛用xanga,所以我問,有沒有人用xanga呀?後排有些可愛的女孩點頭,似乎男孩都不愛寫日記。

整個演講我假裝得很輕鬆自然,不過,大概學生覺得「呢條友」只是裝可愛,好鬼煩,問長問短;而且,長椅前後距離很窄,我只能接觸到旁邊的學生,我突然發現,神的地方比較適合牧師講道,不宜像我那樣搞怪。

影像005結尾時提到DIY,最令我覺得慶幸的是,有一位頗精靈的女學生還懂得甚麼是DIY,Do it yourself嘛!

希望我噴完口水之後,他們還有心情開個blog,自己來當個專欄作家或民間記者。

如果你們是基協同學,看完這個blog,不妨留言,批評指正,或者"just to say hi"也可以!

Do it yourself!


圖片說明:
影像004
右手邊的兩張海報,我覺得很有趣,特別是第二張,竟然提醒學生不要穿毛衣,嘩!大熱天時,有人還穿毛衣嗎?我們的中學真的照顧學生,無微不至。


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寫得不錯,或這個網站辦得不錯,請捐款支持我們吧!

Creative Commons License

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