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日, 10月 30, 2005

黑社會:「和諧社會」的暴力

有人說《黑社會》很寫實,我倒並不同意,杜琪峰近年的電影社會寓言味道極強,雖仍是一貫的香港藝人態度--曖昧的政治立場。

這次《黑社會》的英文名字叫"Election",片初不斷提及小圈子選舉,又把黑社會選龍頭大佬跟特首對比(人地黑社會選舉比我地特首選舉早成百年呀!),黑白兩道都認同,黑社會需要秩序,正如我們的社會需要秩序,當中的政治味道呼之欲出。

本片被定為三級本身,已提醒我們,黑社會選舉與小圈子選舉所支撐的秩序,雖然做戲咁做,但一樣暴力。

梁 家輝的大D要搶龍頭棍,喊打喊殺,固然暴力,他搗亂了和勝聯的兄弟長幼秩序,更揚言另起字頭,這是一種我們日常理解的暴力,秩序就是和平 的,破壞者則是暴力,暴力只會帶來更多的暴力,所以,鄧伯(王天林)當面從大D口中得知他要另起字頭,當即說要打架了,沒有談判了,就連幫大D的東莞仔也 要轉軚,維護這個男性團結。

事實上,大D沒有這個膽量發動一場戰爭,最後也跟阿樂和談,臣服在黑社會的秩序中,一場一觸即發的戰爭,以燒黃紙的兄弟起誓儀式作為化解,阿樂成為龍頭,又認了一堆契仔,重建權威,一切又回歸黑社會的秩序了。

這種處理有別於香港過往不少黑社會電影中的英雄主義,秩序的崩潰(例如有人要搶大佬個位),最後以個人英雄的血腥犧牲作結,一種類近儀式的玉石俱焚,不管黑社會內部的秩序是否能維持,悲劇的英雄還是要站起來。

杜琪峰、游乃海與葉天成這次卻似乎想探討另一層的暴力意義,當大D與阿樂和談後,一起進佔尖沙咀,正當大家享受兄弟情,大家槍口一致對外,共建和諧之時,暴力其實以另一種形式存在,只是轉移或不為人察覺而矣。

片 末的一場以水塘邊的充沛陽光,寧靜樹蔭,兩位兄弟與妻子兒子在水邊垂釣,製造一片和諧,跟全片主要的黑夜、混亂與暴力動作主調作一極度反差,如果大D搖撼秩序的暴 力是屬於黑夜的話,秩序本身可以是白天,但一點也不失其暴力本性(鏡頭多次指向一群人類的近親猴子),而且可以是更赤裸的,只要有人要挑動秩序(竟然有人要求做 第二個話事人!)。

究竟阿樂是處心積慮向大D下手,還是一時之計?可以爭論,但其實已不重要,因為這種暴力本身就是秩序的一部份,而最後一場戲,導演就是要讓觀眾跟阿樂的兒子親眼目睹這片和諧秩序的暴力。

電影是好是壞,我也說不上,倒是在步出戲院後,想起近日領導人頻說的「和諧社會」,想起那位小圈子的特首,我不禁有點不寒而慄。

星期五, 10月 14, 2005

無聊遊戲之最!!

忙到死,腦筋不想動,在網上找到一個很經典無聊的遊戲!

星期三, 10月 12, 2005

1984與Matrix

突然有一點1984的感覺,也有一點Matrix的感覺。

今天晚上有關中國的新聞真多,神州六號升空,全運會開幕,記者還真 深入報導,幾個太空人的姨媽姑爹都挖出來訪問一番了,聽說某記者還跑到新疆某太空人的家人呢,全運會中的香港的王史提芬拿了金牌後,還有一堆金牌銀牌銅 牌,中國人真高興,真快樂,真驕傲,中國人世紀呀!傻佬!

我有一個卑微的要求,無線的美麗主播可否用兩分鐘報導一下番禺太石村事件?距離 香港只有兩分鐘車程而矣,那個二十四小時亞視新聞台轉來轉去,也轉不出任何相關新聞,難怪sales要送我十二個月的免費試看。可能他們會說,你有冇搞 錯!中國人可以去太空了,你幹嗎還念著那個甚麼太石村!

人家整個村的村民好歹冒著性命,要罷免村官,跟公安幹部鬥過幾十天,現在關的關,打的打,有人更曾經說這是中國民主運動重生,用你兩分鐘很過份嗎?對不起,就的確很過份,噢!各位觀眾,我們再看一看神州六號的消息。

北京的朋友問我,連中國的農民都可以直選領導人,為甚麼香港不可以,難道香港人的民主素質不及中國農民?我開玩笑說,這很難說,我後來想了一想,這可能不是一個玩笑。

香 港記者不會明白,為甚麼英國衛報記者緊張到誇大報導,寫出又一個野蠻中國的故事,而國內記者則想報報不了,只能咬牙切齒,難得香港傳媒記者佛經唸得多, EQ高到不得了(IQ則不得而知),性起緣空,酒肉穿腸過,進入湼盤,那會理你太石村(《明報》除外),記者被打又如何!?香港記協也是紋風不動,穩如泰 山,(你被)打 死罷就;我們香港傳媒很自由,就是有自由不管你這個勞什子太石村!

這幾天,有一些EQ較低的香港傻瓜,搞起個簽名聯署,且看明天會有甚麼報紙電台電視台報導,有一點肯定的是,明天的香港還是一堆PR(公關)新聞,大概不會有太多人想刺激我們的神經線,還是BIG Brother主持全運會開幕及神州六號升空來得比較安穩。

宣傳世貿 不如鼓吹「自由文化」

看 電視太多,人會否變蠢﹖視野會否變窄﹖這套說法未必準確,但如果把「電視」換成「政府的電視廣告」,我無法不同意,就以最近的世貿會議廣告為例, 「任你揀」與「平過人」竟然成為總結世貿的口號,就連支持世貿的經濟自由主義者看了大概也會噴飯,是政府覺得平民百姓就是如此目光如斗,還是政府官員的智 力有問題﹖

香港政府緊跟「世貿」等國際組織走,便覺得自己真的很「全球化」了﹔最近有機會留意高級程度會考通識教育的「香港研究」課 程,也有一項是有關世貿的 ﹕「國際組織/協議如世界貿易組織對香港有什麼幫助﹖現時香港在這方面面對什麼挑戰﹖」設計課程的人水平可能比政府官員高一點,至少不再是「任你揀」與 「平過人」,但思維也相若,「世貿」就是好東西。

僅僅覺得「世貿」是好東西,可能還不至於會鬧出大問題,但若果把它視為標準,而且無時無刻想要超標,則可能會很可怕,就好像有人若以張柏芝的身材為標準,不單渴望成為「她」,還想超過她,最後可能會餓死,這種超標心態,可能就是香港官方式的全球化。

天空也是我的產權﹖

就以「知識產權」為例,香港政府有許多超標動作﹔知識產權署副署長張錦輝多年前便說過,1997年的香港版權條例已涵蓋互聯網,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總幹事Dr. Bogsch便驚訝香港政府動作快速,張副署長回憶起來亦沾沾自喜﹔最近,政府打算把侵權的刑事責任推廣到非牟利團體以及最終使用者,這本身便可能是世界 首創的了,將來筆者與眾多在課堂播放電影教學的老師,都要負上刑事責任﹔更有趣的是,世貿的《知識產權協議》(TRIPS)其實只要求簽署國對「具商業規 模」的盜版行為予人刑事檢控,在政府眼中,那位BT使用者「古惑天皇」也突然變得很「具商業規模」,不惜耗巨資,超標完成「全球化」任務。

前陣子有一個統計,香港有一半人沒有閱讀習慣,也許這一半人包括香港不少官員,他們只知道保護「知識產權」是全球性機構鼓吹的,卻不知道「知識產權」在全球引起許多質疑,這些質疑其實不必然是那些媒界所說的「反全球化人士」觀點,也有不少商界及法律界的看法。

去年財經刊物《商業周刊》(Businessweek)選出十本最佳書籍,當中的一本是《自由文化》(Free Culture),這本書沒有教你如何賺大錢,反而對那些致力保護知識產權的大企業嚴厲批評,寫書的人不是什麼激進分子,他是史丹福大學的法律學院教授 Lawrence Lessig。此書涉及許多跟互聯網相關的法律與政策討論,但卻有不少香港政府廣告式的小故事,當然,水平高出許多倍,也發人深省,而不是老王賣瓜,我這 裏就隨手找一個﹕

美 國戰前的法律對於私人擁有土地,有一個今天看來很奇怪的解釋﹕地主不單擁有土地表面,而且,還擁有地面下的地底,直達地心,而土地上的天空,直達 星星月亮太陽,也是屬於地主的,這種詮釋本來只流於想像,於現實沒有很大影響,但到了1945年,北卡羅萊納州兩位農夫的農場有不少雞隻死了,原因是美軍 軍機低飛,受驚的雞撞向牆壁而死,他們控告美軍侵犯他們的私人財產。

最高法院的法官指出,天空應該是公共的,即使農夫可以追討賠償,也不能以私人財物受侵犯為由﹔你可以想像,如果這兩位農夫贏了官司,大概所有地主都可以向上空所有飛機的公司或政府要求「天空使用費」,連放風箏也有問題。

Lessig 說,這兩位農夫對自己財產的夢想,就像今天努力保護知識產權的大型媒體公司,不只其產品是產權,任何流通及複製都是它們的產權範圍,要 努力捍衛,不過,這些媒體不是無權無勢的農夫,他們有錢,可以聘律師,有政府關係,可以影響立法及執法,所以有能力去追求實現他們的瘋狂夢想。

大企業其實並不關心「自由文化」,它們更關心自己的產權範圍是否可以無遠弗屆,以及由貿易所實現的利潤,它們要用自己的資源去追逐這種瘋狂夢想倒也罷了,偏偏我們的政府卻用納稅人的錢去做,把刑事檢控範圍擴大,繼續追趕這種全球化的指標。

另類授權制度 創作共用

嚴格來說,Lessig其實並不反對全球化,他也很關心創作者是否能獲得回報,他與一群關心資訊自由流通的朋友,當中包括法律專家、文化工作者、學 者及日本企業家等等,合作搞了一種另類授權制度,名為「創作共用」(creative commons), 就名字便有「世界大同」的感覺,它讓創作人選擇保留及放棄部分權利,使知識及資訊可以更容易流 通,例如,你寫了一首歌,你可以賣給別人使用,但你也可同時選擇允許別人作非商業用途,所以網民可以下載來欣賞,傳給本地或海外親友,但卻不可以拿了別人 的作品,賣給某唱片公司,因為這違反授權協議。

「創作共用」已有30多個地區參與推動,類似的另類或較具草根特性的全球化計劃有許多, 香港政府有沒有打算動用公帑來協助這些全球化﹖沒有,中文世 界裏,台灣的中央研究院以及中國大陸的人民大學也有參加「創作共用」計劃,但香港這個國際城市偏偏就缺席這種全球化﹗諷刺的是,在大企業的全球化遊戲中, 我們政府卻超標。

保留及放棄部分權利

這種心態,其實也反映在近日政府對待世貿會議的心態上,一方面以明星買橙及買手 機為會議作公關宣傳,另一方面,官員及警方多次傳遞恐怖信息,把反對 世貿人士描繪成暴徒,製造恐慌,不要忘記,這些人也是遊客,所謂「反全球化人士」其實不少也是一種全球流動的族群,香港政府的心智太薄弱,是個土包子,只 會追逐單一的企業全球化指標,無法面對多元全球自由文化的來臨。

《自由文化》一書可從網上下載﹕

中文版﹕http://www.socialbrain.org/freeculture

英文版﹕http://www.free-culture.cc

照片來源:creativecommons